第六章
要神与教会同在,
教会一定要真知力行(太二十八19、20)
教会是什么?有人说是主日崇拜神的所在;或说是礼拜天听牧师讲道,修养灵性的地方;或说是信徒们彼此团契,事奉主的场所。可是这些都是教会的效用,并未说明教会的本体!此外,也有人根据希腊文的意义,说教会是「被
召出来的」一班;更有人采取书信里的记载,说教会是「神的家」,是「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」,这些也只是进一步说明教会的来历、团契和原则,对教会的使命和工作,仍付阙如!换句话说,教会的真知,直至今日仍在五里雾中!
同时,很稀奇的,当主在马太福音第十六章和第十八章提及教会的时候,祂只言及教会的名称、基础、权柄和在祂里面的胜利,却没有把教会的使命和工作详细地启示出来。这曾叫笔者大惑不解:教会這么重要的真理,而作教会元首的基督竟无启示留给我们!直到有一天,读到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主的大使命时,才恍然大悟;原来,对教会的大启示,是在主的大使命里!
这大使命,也是得主常与我们同在的大条件,愿主开我们的眼睛,叫我们能看见它的重要性。
在这大使命里,我们平常认为「去」是一个最重要的字;特别在中文圣经里,译者加上「要」字,成为「要去」,好像是一个命令式的动词,以致我们都把「广传福音」当作大使命的中心,实际却是张冠李戴!福音广传,当然是教会的要务,但它那首屈一指的重要性,不是在本节经文里。本段经文里共有四个动词:「去」、「使……作门徒」、「施洗」、「教训」,只有「使……作门徒」是命令式,或说祈使语气,其余三个都是分词,或说是动词形容词。所以准确的译文应是:「所以你们去,要使万民作我的门徒……」。换句话说:「去」不是命令,「使……作门徒」才是主的命令,才是大使命的中心!这样,教会不是别的,乃是收万民作基督学生的学校,是天国人才的训练中心,是属天的神学院。教会既是学校,就要有好学生;要有好学生,就要有以下几个步骤:招生、登记、教训、遵行。
一、招生――「所以你们去」
常见传道人在讲台上大声疾呼,要台下弟兄姐妹们「去」传福音,台下的反应是:「你去传福音啊!你念过神学,你晓得圣经;我们没有念过神学,圣经又不懂,怎能传福音呢?」这样,台上的人虽然声嘶力竭,台下听众不但无无动于衷,反会刚硬其心!兄姐们:事实上,主并没有叫我们向不信者讲神学,或教圣经;祂只要我们向他们作见证,因为祂说:「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!」什么是见证呢?见证就是把你所经验过的事实告诉他人。见证什么呢?见证「悔改赦罪的道」(路二十四47、48)。你若真正接受了耶稣,你的心思意念一定有改变,你一定有重生的经验,只要你肯找机会,把你得救以前的光景,得救时的经验,以及得救后所蒙的一些恩典告诉人,神的灵就会在听者心中作工,叫他感觉到:神既救了你,神也会救他!不过有一要点,一定要记住,否则你可能前功尽弃,就是在作了见证后,你一定要问他说:「某某先生:你也愿意像我一样接受耶稣吗?」许多时候,那听者会令你惊奇地回答说:「我愿意!」(笔者常有这种经验) 那么你就要领他到耶稣跟前;如何领法呢?你要和他一同祈祷――你祷告一句,叫他跟你祷告一句,你帮他认罪,帮他请耶稣进入他内心。祈祷结束后,就应该问他:「你可否告诉我,现在耶稣在哪里?」奇妙得很,十人中常有八、九会立时用他的手指着他的心说:「耶稣在这里!」蒙恩的兄姐们:我们应该趁着还有今日,为主作见证,免得空手见恩主!
话虽如此,若有当时不肯接受的,我们怎么办呢?我们不可勉强,但应提供补救的办法,以下的验方不妨试用:请问他可否帮忙你作一件事?他一定会回答说:「可以,有什么事?我能作吗?」你的回答是:「当然你能作!请你每天为自己祈祷这几句话说:『神啊,我愿意相信你,但我不知道怎样信,求袮指示我!』」他若肯答应,并且诚心祈求,迟早神一定会遇见他。有人需要祷告三、四天,有人十天,也有人当天就遇见主。信实的主,什么时候心门开了,什么时候祂就进入人心,祂永不误时,哈利路亚!无论如何,就是那人不守信用,不肯为自己祷告,我们也不必灰心,你怎么知道过些日子,他不会重新回味到你的见证,而接受主呢?
二、登记――「奉父、子、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。」
招生成功后,一定会有许多学生来报名,那时,学校当局就要检验学生的报名单、成绩报告单、推介书等等,要知道该生是否合格入学。如若合格,才准他登记。设有一学校,录取学生不在乎有否合格,只在乎有否缴费,置学生学业和前途于自生自灭,社会给它起名为「野鸡学校」!作者很难为情地说这句话:今天有不少教会(甚至神学院),也是「野鸡教会」,怎能有前途呢!所以教会若要想有前途的话,在接纳会友时,一定要严格,先调查清楚,他是否真正重生?他的心思意念有否改变?他能否个人祈祷?能否领受神的话?然后才给他施洗,接纳他为基督身体上的肢体,免得我们像耶稣时候的文士和法利赛人,走遍洋海陆地,引一人入教;既入了教,却使他作地狱之子!
或有人说,耶稣岂不是说:容着稗子和麦子一起长,等着收割吗?这样解释的人,常是没有仔细读圣经 !谢谢主,祂为我们解释,「 田地」是指「世界」,不是指「教会」(太十三38)。 世界可有良莠不齐,教会却应是属天子民的团体。如有不守规矩的,就当远离他(帖後三6),或不与他相交,甚至有些人,经上说:应该「从你们中间赶出去」(林前五11~13)。羊圈中若充斥着狐狸、豺狼,要想羊群健康、兴旺、有前途,简直是骗人!
三、上课――「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……」
学生登记後,学校就要给学生上课;这对学校来说,不特是「义不容辞」,也是「理所当然」!可惜华人教会,一直不注意「上课」的重要性。在慕道友未受洗时,教会还会关怀他们一下,给他们开慕道班啦、圣经班啦,甚至识字班等等来教导他们,可是一旦他们受了洗,教会常以为大功已经告成,以后就让他们自生自灭;甚至有人「自我陶醉」地,以为一人已经得救了,教导不教导,根本无关紧要,以致教会的人才荒,一直成为华人教会的致命伤!
细读新旧两约,不能不叫我们注意神对教导的重视。在旧约里,神不特三番四次吩咐利未人要教导以色列人(申十七11,三十三10),他们的历史也这样告诉我们:神眷顾亚伯拉罕,为要叫他教导他的众子和眷属(创十八19),遵守神的道;大卫求神赦免他的罪,为要叫他好「指教有过犯的人」,使他们归顺主(诗五十一13);就是约沙法王朝的中兴,也是由利未人教导形成的(代下十七9)。在新约里也是如此,初期教会在耶路撒冷之所以如此蒙恩,是因他们「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」(徒二42)。保罗不特承认自己是外邦人的老师(提前二7),他也吩咐提摩太要教导「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」(提後二2)。特别是我们的主,他不特被公认是「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」,更是在祂工作上强调教导的重要性。祂无论到哪里,先用教导启发听众,然后向他们传福音(太九35,十一1)。祂对撒玛利亚妇人如此,对一个生来是瞎眼的也是如此(约九章)。祂曾经应许:无论何人遵行神的话,又教训人遵行,那人不特在天国有份,且要在天国为大哩(太五19)!难怪圣经要求,作主仆人 的资格,是要「善于教导」(提後二2、24)。这样说来,大矣哉,主日学老师的身份啊!
请原谅笔者在此说句有经验的话,今天大多数教会之所以不能增长,是因没有看见主日学的重要性!他们之所以没有看见,是因他们从来不知道教会是什么?他们若知道教会是神的学校,那么教会中一切的活动,除了敬拜之外,有什么还比主日学更重要而又适合呢?经验告诉我们,主日崇拜时的信息,听者至多得一些印象而已,要想仔细品尝主的道,非藉主日学不可!
一九七六年,笔者在香港华福会时,有人向作者诉苦,说他们的牧师,不特不注意主日学工作,连那些有这工作负担的弟兄姐妹们向他请教,他不是推三阻四,就是虚骄恃气!教友要教会增长,牧师反要阻止,这真令人百思莫解!末世教会看轻了这重要的工作,佛教徒反注意到这种工作的重要性,目前他们再接再厉地模仿,并且模仿得惟妙惟肖!他们每主日有类似我们的主日学,也有类似我们的暑期圣经学校,难怪他们目前在台湾开疆拓土,无时或已!作者每次看到他们这种报导,想起今日不少教会又恶又懒的光景,简直无地自容!
笔者近年在各地证道时,常有主内兄姐问及办好主日学的秘诀。我千篇一律的答复是:「要有好的主日学,一定要有好的主日学教员!」事在人为,本是神作工的原则,也是中国的古训。神有了诺亚,才有方舟;有了摩西,才有出埃及;有了保罗,才有外邦的教会。同样,教会有了好教员,才会有好主日学;有了好主日学,才会有教会增长。可惜,目前大多华人教会,不是把主日学当作变相的托儿所,就是看主日学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品,那里会有心注意到教员的品质呢!结果,大多主日学的工作,无非是得过且过,苟延残喘而已!
要有好的主日学,定要有好的主日学教员,这是毋庸置辩的事实。可是怎样才能有好的教员呢?下列几点,作者希望能抛砖引玉,则中国教会幸甚!
(1)要有自知之明――主日学老师应是教会的小牧师。
每一主日学老师都应认识自己在教会里高贵的身分,看自己是他一班学生的小牧师,要常自勉作个好牧人。没有得救的学生,要说服他接受耶稣进入他的内心;已经有生命的,要叫他得的更丰盛;有缺席的,若不能去探访他,也应打电话给他,问明他缺席的原因;有病的要为他祈祷,有忧伤的要安慰他,有灰心的要鼓励他。总之,你是这十位或十五位学生(小教会)的牧师。华人教会一向如散沙一般,没有健全的组织,如果主日学老师能看他们的牧师好似一国的总统,他们自己好似总统属下的省长,彼此尊重,分工合作,该教会就是没有组织,也已有了很好的组织,教会的增长自会鹏程万里!
(2)要以艺术家自居――主日学的教导应是主日学老师的化身。
主日学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,可用西洋的和中国的烹调法作个比较。前者是科学化,这个多少,那个多少,要烤几小时,要煮几分钟等等,结果,大多食物不是淡而无味,便是味同嚼蜡!后者是艺术化,令堂大人从无成章的烹调法,她只从经验中知道应该这般、那样,而她所预备的四菜一汤,常是色香味俱全,令人食后齿颊留芳!主日学老师要工作有成效,也应以艺术家自居才是。艺术既是艺术家的化身,主日学的教导也应是主日学老师的化身,一切教导都应从生命中流露出来。这样,学生们每一主日有所获益,有所享受,不特自己不缺课,也会带领亲友同学们来参加主日学,促进教会的增长。所以作主日学老师,应先「谨慎自己」,然后谨慎「自己的教训」才是(提前四16)!主说:「坏树不能结好果子」,希望我们不以此言为河汉!
(3)要作忠心而有见识的管家――主日学的功课应是用圣经来教学生,不是教圣经。
杂货店里的婴儿食品,满坑满谷,应有尽有。聪明的母亲,决不致因为货多、物美、价廉,就不分皂白地大量购买,也不致不顾婴儿食量和进食时间,强制地喂食,累得婴儿消化不良,疾病丛生。相反地,她们只选那些富有营养和最合婴儿需要的食品,按时、按量、喂养他们。照样,主日学教员也应「按时按量分粮」给学生,千万不可以为只要是神的话,就不顾一切地塞入那些脑袋里。神的话都是美善的,可是因材施教也是圣经的明训啊!总之,只要学生吃得饱,消化得了,教会增长自可拭目以待!
(4)要下苦功准备功课――不是一番彻骨寒,怎得梅花扑鼻香!
今天不少教会的主日学教员,因为没有足够的属灵的经验,也没有正规的训练,上课时,常是东拉西扯,不知所云!他们在灵命上、技术上,根本不了解主日学的价值。他们教导时,不知道怎样来构成生动的引言(引言好,功课已半了),怎样把这一课的内容有次有序地托出来(学生的头脑是有逻辑的,不伦不类的解释和申述,会引起学生的反感),怎样叫学生支取或应用这一课的真理(不让神的话落空),也不知道怎样结束,把这一课的教导成为学生的必需。他们常把教论语或化学的教授法,应用在教授神的话语上;结果,神活泼有生命的真理,被他们教成令人死的字句!
我们知道:学生的眼睛常较教员更明亮!若是教员的祈祷不虔敬、功课不准备、教导不认真,他们会直觉地感知。久而久之,他们会对教员失去信任心和尊师感,后 患不言可知!总之,有诸内必形诸外,若主日学教员不藉准备来充实自己,欢喜「枵腹从公」,决不会有理想的成效。下文所提几点,希望在准备功课时有所助益。
A·把学生放在心上:
(一)了解学生的背景、灵命、特性和怪癖等等,以便因材施教。
(二)为学生个别提名祈求,并为学生家人代求。
(三)回忆学生对上次功课的反应。
B·把课程放在心中:
(一)熟读经文,直至经文中的中心思想出现为止。
(二)根据所读的中心思想,设计完整的大纲(教员课本上的材料,常不
合当地教会的需求,有成效的主日学,课程应由教员们自编)。
(三)细查大纲的内容,经文的解释是否清楚?真理的应用是否实际?实
行的激发是否提供?
(5)要藉祈祷支取智慧――不怕人不信,只怕艺不精!
属灵的知识和智慧,各有它们的领域,前者指对神真理的认识,后者指如何巧妙地运用和支配已有的知识,使该真理不特清楚地示明,且能达成该真理的目的,或说神的愿望。例如十个童女的比喻,各人都有用油的知识,却只有五个知道怎么支配和运用油,达成她们的目的。主日学教员不特要有知识,也要有智慧教人、得人、叫教会成长,因为「有智慧的必能得人」(箴十一30)。
所以主日学不特是教会的教育机构,也是得人如得鱼的渔船;不然的话,主日学对教会的增长就毫无贡献。这得人的智慧,当然「不是这世上的智慧」,乃是「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」。凡是神所预备的,或说是神的恩典,都是客观的。我们若要那客观的成为我们主观的事实或经验,一定要支取,这是属灵的一大原则。雅各说得好:「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,应当求……就必赐给他」(雅一5)。主日学的教员,当为所需要的智慧,朝夕藉著祈求去支取,好叫圣灵把智慧的言语加给我们,使我们的教导能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,正像一个家主,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,叫未信主的学生能接受主,获得神的生命,有权柄作神的儿女,也叫已信的能在主真道上长足迈进,长成基督的身量。这样,教会前途自会万寿无疆!
(6) 要有信心与神同工――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神的灵!
属灵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点,都在神那里。主日学教员认定自己是与神同工(不是神为我们作工,乃是我们为神作工),祂是校长,祂不会不负责!同时,我们都知道:无论我们的准备多么充分和透彻,若没有祂的同在,一切的努力,无非是捕风捉影而已!所以教员们应当相信:我们是奉主的名上课,主必与我们同在(太十八20);信实的主,为了祂国度的需要,也必会与我们同工。
根据统计,四十岁以上信主的百分比,微乎其微,特别是在华侨中,那原因,不特是因这一代华侨迷信(金钱)太深,积习难改,也因为教会在以往给他们的印象太坏!所以除非先消除他们的成见,改正他们的误解,否则要想他们接受福音,简直是等于上青天!至于第二代华侨就没有这种成见,也容易接受救恩。所以要消除他们的成见,一定要在第二代身上下功夫。当他们发现基督在他们儿女身上的改变,他们会不期然地羡慕他们儿女所有而他们所无的恩典,正如一位爱主青年的父母,一天忽然问他说:「我们可否和你一同去教会礼拜?」他们一来就接受主,不久就加入教会。
(7)要受操练设计大纲――不是信口雌黄,乃是言之成理!
每一教会,在开始时缺乏师资,本是正常的。我们只好就地取材,勉强训练。事实,若是传道人知道怎样训练师资,一个小学毕业生也能被训练成一个好教员。可是目前大多数教会,对于主日学教员都有供不应求的光景,要等教员受过正规训练後教导,根本不可能。笔者谨在此提供一种速成法----训练教员写大纲。因为只要每一教员能明了每一课的中心思想和内容,并知道第一点应教什么,第二点应强调什么 ……,上课时就不致于杂乱无章,言之无物。在此谨就管见所及,把写大纲的「十要」提供于下,以便有心于主日学的兄姐们有所参考。
设计完整大纲的十要:
1.首先要自我省察,有无拦阻圣灵光照和引导之处。
2.确信真理的灵必会引导我们进入真理。
3.恳切祈求,仔细读经,观察经文,找到经文的中心思想。
4.就着学生的背景、年岁,和属灵的需要定题目。
5.用「何物」、「何时」、「何人」、「为何」、「何处」、「如何」等「六何 」来构思大纲。
6.尽量依照经文的次序来定大纲的段落。
7.中心思想务必贯通大纲,但不可扭曲经文。
8.了解大纲的性质:「教训」、「激励」、「更正」,抑或「安慰」,免得教导时的音调、态度、表情等文不对题。
9.尽可能用对偶的字来写大纲,以便学生们记忆。
10.审查大纲内的「解释、应用、激发」是否足够。
以上一至九要,都是不言自明的,只有第十要中「解释、应用、激发」需要略加说明:
解释
「解释」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,正如经上记着说:「你的言语一解开,就发出亮光,使无成见(原意)的人通达!」(诗一一九130)老师上课时,需要把神的言语解开,学生才能明白;若经文解而不开(不透彻),怎能叫学生说「阿门」呢?兹将「解释時必须知道」的定义、目的、采取、方法、禁忌的等概略于下,希有助于主日学老师的教导。
1. 定义 解释指在教授经文时,藉着问答、举例、故事、比喻、成语、详解,甚至动作等,说明经文内容的一切,使学生易于了解并记忆神的话语,并且易受灵感;或说:使学生容易看见神话语的真实性。
2. 采取 a.圣经原文的意义和文法的结构(如可能)。b.圣经上应用的意义(细读上下文可知)。c.经文的历史、地理、文化、民俗等背景。d.神启示的那些原则(不特递进,且是有机体)。e.经文里面的意义(因为圣经内外都写着字)。f.个人或他人属灵的经历。
3. 目的 a.使经文内容清楚明白。b.使经文中心思想明显突出。c.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。d.使学生易于记忆。e.使学生易受感动。f.鼓励学生实行所听的。
4. 方法 a.用学生所熟悉的字句。b.激发学生去思想。c.教课時应穿插问答。d.详细解释新的见地(或说亮光)。e.尽可能按经文的次序来解释。f.解释时定义、分析、比较、强调等须适当地应用。g.恰到好处地举例说明。h.老师的声调、表情及动作,有助于解释。i.可使用视听教具。j.可介绍与本课相关的书籍。
5. 禁忌 a. 不可解释自己未完全明白的(尤其是原文)。b.切勿应用不十分正确的解释。c.那些不能解释的,就不要解释。d.不要浪费时间于不必要的解释。e. 解释要恰到好处,适可而止,切勿小题大作。f.教课的解释要比写作的解释详细些。g.切勿利用解释来炫耀自己。
应用
「应用」是指去实行所学的。神的真理原是为实行而有的,正如经上所记:「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(原意是「神吹过气的」),……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,预备行各样的善事。」(提後三16~17)凡是神的话,都应该听了「就去行的」。所以主日学的教导,不应纸上谈兵,徒托空言,免得叫学生摸不着边际,望经兴叹!应用时须注意的,可有下列各点:
1. 定义 「应用」指启发并提供学生,怎样在生活中实行所学的,并指示他们当履行的条件和当有的步骤。
2. 形式 a.或藉短评:用少数语句导引学生注意经文内应遵行的各点。b.或用推论,从经文里引出能诉诸情感的各点,使学生乐意遵行。c.或凭启发,引出比以上二者更完备并详细的开导,以便学生听后付诸实行。
3. 步骤 a.提议:有什么是应该实行的「内容」。b.建议:怎样才能实际应用或实行(方法)。c.说服:为什么要应用或实行(原因)。
4. 目的 a. 使学生认识神的旨意。b.将圣经中的真理实行出来。c.叫灵命长进。d.令个人属灵恩赐发展。e.作他人的好榜样。f.会引人归主。g.加速神国降临。
5. 要点 a. 应用应和解释同时开始。b.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关联。c.和本课的内容相协调。d.能鼓励学生向前进取。e.能纠正学生的错误。f.能使学生切实履行。g.能和推广神的国度有关连。
激发
「激发」或说「推动」。有了「解释」和「应用」,若老师教导时无「激发」,等于一辆崭新的汽车没有发动机,无论该车装潢得怎样华丽,它实际等于废物!主日学教导也是如此,老师不特要解释明白,强调实行,也要激发学生去应用、去实行所学的。这样,学生就会如经上所记:「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,乃是实在行出来,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。」(雅一25)激发时应注意下列各点:
1 .定义 「激发」是指「推动」学生学以致用,能将所学的真理有效地、实际地、兴奋地应用或实行于生活或工作中。
2. 目的 a. 强调应用的重要性。b.提醒学生实行神启示的目的。c.加强学生愿意奉行的心志。d.鼓励学生愿为主放下一切,去 实行或应用所学的。e.激发学生去推己及人。
3. 资料 a.神的大爱。b.圣經上的命令。c.信徒的责任。d.世人的需要。e.今天教会的破口。f.属灵成长的必需。g.主再来的条件等。
4. 方式 a.情感上的挑战。b.理智上的说服。c.意志上的决定。d.仰望圣灵在学生灵里的启迪。
5. 提议 a.要为功课所需要的激发力祈祷。b.老师须先自己受经文的激发。c.激发的进展须循着经文渐达高潮。d.激发的词句须常有变化,免得单调。e.声调、动作、停顿、抑扬顿挫,都能加强激发力。f.个人见证也可有激发力。g.教导前后的祷告,具有强有力的激发。h.举例和引名人的言论,有激发的果效。i.强有力的经文常是最好的激发。j.不知不觉地提供的激发,常比明说更有效力。
以上所提,挂一漏万,在所难免!为了篇幅关系,只「蜻蜓点水」地提供这些原则性的大纲。希望各位主日学老师能触类旁通,由一知十,凭着主的恩典,觉悟主日学在华人教会中的重要性,认真地整顿主日学,使教会藉主日学事工增长,成就恩主在大使命中的「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」的愿望!这样,华人教会幸甚,主国也会早日降临!「阿门!主耶稣啊!我愿祢来 !」
编者按:
本段所载,虽然是作者对主日学老师发言,其实,这三要点――解释、应用、激发,也该是我们作先知讲道的需求。许多时候,我们在为主说话时,因为解释不够清楚,或不够透彻,叫听者茫无头绪,不知所云何事,以致养成他们「常常学习,终究不明白真道」的恶习!有时候我们虽然有了充分和明确的解释,却没有应用,叫听者听后无所适从,造就他们成为单单听道的专家!特别是激发,大多时被我们忘记了!这是否许多时候,我们虽然大声疾呼,而听者却无动于衷呢?盼我读者,注意这三点,相信在为主说话时定有助益!